• |

在黄河口“挖泥土”,给芦苇建“玻璃房”-凯发网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青岛日报社记者 李勋祥 发布时间:2023-09-22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开展我国北方 “滨海湿地生态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助力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修复

在黄河口“挖泥土”,给芦苇建“玻璃房”

在茂密、比人高的芦苇荡里,用双手拨出一条小路穿行;在广阔、无人迹的入海口,像淘金者一样用筛子淘出泥土中的底栖生物……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海地所”)正围绕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部署,开展我国北方“滨海湿地生态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记者跟随科研人员走进黄河三角洲湿地,亲身体验头上顶烈日、身边有蚊虫、脚下是泥泞的野外作业日常,记录他们的基础性、公益性调查研究助力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修复的背后故事。

科研人员行走在黄河口

野外取样调查是个体力活

9月上旬的东营,酷热还没有消散。海地所的科研人员住在东营市区的宾馆,每天一早开车到黄河三角洲开展调查。“野外调查一般没条件找地方吃饭,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中午在野外都是自带干粮,一干一整天。”在前往黄河三角洲的路上,海地所工程师苏大鹏说。

在黄河三角洲进行调查,烈日、蚊虫、泥泞是三大挑战。在黄河口南岸的一处盐沼植被修复区,科研人员换上水靴,顶着近30摄氏度的烈日,不时受着蚊虫的叮咬,在泥泞的海滩上进行取样调查。

海地所博士何磊和两个研究生先是用线尺在一片人工种植的碱蓬中拉出一个10米×10米的样方,随后从样方中随机选择三个1米×1米的小样方,采集样方内的碱蓬,并将它的枝叶和地下根茎剪开,分别装进塑料袋中。另外一边,海地所副研究员杨士雄和苏大鹏把一根一米长的柱状取样器用锤子敲进泥土,拔出后,按照不同尺寸分成5段取样,将采集的泥土样品装在塑料袋中。这两项工作结束后,科研人员又拿出一个长25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方形取样器,将它完全压进泥土中,随后将其中约30斤的泥土抬到离水近的地方,用一个网孔为1毫米的筛子淘出其中的虾、蟹等海洋生物。

在黄河口南岸的一处盐沼植被修复区进行泥土取样

“这些样本将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处理分析,主要是为了评估黄河三角洲底栖生物多样性,摸清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区生态地质状况。”杨士雄说。

因为要进行多次取样,且取样的泥土黏性极强,不容易淘捡出其中的海洋生物,这项工作从大约9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还没有结束。好在工作地点离着岸边不远,科研人员稍微一商量,“先吃饭吧”。回到岸上,大家拿出自己带的饭盒,有的坐在调查车座位上,有的迎着热风站在岸边,吃起饭来。饭毕,短暂休息,又投入到工作中。

在黄河北岸入海口进行泥土取样

跟着科研人员“出野外”几天,记者很快就发现,吃饭的时间并不固定,野外取样调查是个体力活。在黄河口北岸的一处入海口,科研人员下车后,需要在广阔、泥泞的滩涂里步行近两公里才能抵达目的地。当时,路程既远,天公又不作美,海边竟没有一丝风,大家的汗水不可控制地大颗大颗往下滴。到达入海口后,科研人员在不同地点重复着以前的取样调查工作。完成工作回到岸上,已是下午3点多。何磊脱掉皮裤,往外一倒,一股水流了出来,那都是他出的汗。

监测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

海地所科研人员在黄河三角洲进行取样调查主要是在广阔、无人迹的海滩上进行,而针对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开展监测研究,则更多是在茂密、比人高的芦苇荡里进行。

9月上旬的一天,科研人员来到海地所“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野外观测站”。观测站周围的芦苇又高又密、纵横交错,需要用手不断拨开芦苇才能穿行其中,才能看清脚下窄窄的木栈道。“我们搭建的这条简易木栈道,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行走,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多次进入对植被、设备造成破坏。”虽然相距不过一米远,但走在前方的科研人员却被茂密的芦苇完全遮住,只听到声音传了过来,“在芦苇根部,我们布设了一些监测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盐碱度等参数,搭建木栈道是一种保护措施。”

走在木栈道上,科研人员说,他们长期监测发现,黄河三角洲里芦苇“喜欢”生活的地方地下水水位一般低于0.6米,而其他两种典型植被翅碱蓬、柽柳适宜的地下水水位分别低于1米、2.2米。这有什么意义?“只有摸清了这些植被的生活规律,才能在以后的生态修复时合理布局。”海地所研究员赵广明的回答言简意赅。

穿行百余米,终于来到一处相对宽阔的空地,一个八角形的玻璃房映入眼前,这是海地所2018年为芦苇修建的“玻璃增温房”,在黄河三角洲一共有6个。“按照全年平均温度来说,玻璃增温房里的温度比外面高0.8摄氏度,这样就可以研究在全球变暖环境下芦苇的生存状态、湿地的生态功能变化。”赵广明表示,除了黄河三角洲外,他们还在辽河三角洲、盐城滨海湿地布设了该原位被动增温试验装备,在全国属于首创。

在玻璃增温房旁边测量芦苇长度

盐沼湿地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储碳空间和固碳能力。依托系列布局,海地所在我国北方盐沼湿地碳汇调查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跑地位。“一般而言,陆地植物死亡后,其固定的大部分碳又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而滨海湿地的芦苇枯萎后,落叶会在潮汐作用下被埋藏在沉积物中,并随着海平面上升促使有机碳持久保存,在百年到上万年尺度上处于稳定埋藏状态。”赵广明补充说,眼下,他们正谋划在玻璃增温房内布设主动增温设施,精准控制温度,监测研究芦苇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及固碳能力的变化,更好为“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玻璃增温房一旁,海地所布设的风速仪、测温仪等设备同样惹人注目,这些设备每天可以监测风力、风速、温度等46个参数,并实时回传到青岛大数据中心,在长时间尺度上反映着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变化。

“基础性、公益性的调查相比很多‘短、平、快’的市场项目,更需要‘长期主义’,需要耐得住寂寞。这是我们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从野外回到宾馆,科研人员的肺腑之言还在耳边回响。换洗衣服时,记者忽然发现自己手背上、脚踝上、脖子上不知何时已被蚊子叮咬了好几个包。这时忽然想起科研人员的“全副武装”,有人只把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是多么富有经验。

为湿地保护修复提供方案

放眼全国,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开展调查研究,只是海地所的一个区域性工作。2006年以来,海地所相继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野外观测站”、“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野外观测站”和“盐城滨海湿地野外观测站”,这三个观测站共同组成了“中国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观测站”。依托于此,海地所全面开展不同纬度带滨海湿地的水文、土壤、大气、生物的监测工作。

“早在2002年,时任海地所所长刘守全就关注到海岸带湿地的重要性。2003年,海地所设立了所长基金开启湿地研究。”海地所研究员叶思源介绍,2006年,海地所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土大调查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地质调查”,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早开展的湿地综合调查项目,建立了技术方法体系,为后续滨海湿地调查研究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筛捡出泥土样品中的海洋生物

“起步早、起点高、系统全面”是海地所开展湿地地质调查的特点。在“中国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观测站”的基础上,2019年,海地所获批建设“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围绕水-土-气-生多圈层开展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实现湿地调查由传统的环境地质调查向生态地质调查的提质升级。可以说,系统全面开展我国北方滨海盐沼湿地调查研究,海地所走在国内前列。

“当前,我们正围绕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部署,系统开展滨海湿地生态地质调查研究 ,聚焦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如降污减排、防灾减灾、缓和气候变化以及碳汇资源,系统评价湿地生态价值与脆弱性,并基于调查研究成果,提出湿地滩区生态保护修复凯发官网首页的解决方案,服务国土空间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叶思源说。

近年来,虽然黄河水沙减少,但在丰水期,仍有较多的水量和泥沙注入海中。充分利用好这些水资源,能够有效解决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问题。“现代黄河三角洲于1855年以后形成,至今只有160多年历史。黄河三角洲古河道与现行河道易于连通,地质条件适宜蓄水。据估算,古河道疏通后的蓄水空间约为3.2亿方。建议打通古河道,利用古河道生态蓄水功能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海地所近日编制完成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图集》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对策建议》如此介绍。该两本书籍将于近期移交给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完成黄河口取样调查工作,科研人员在返回途中

“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们也在不断转变思路。相比之前的调查目标,我们现在更加注重调查研究成果能让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用得上、用得好,更好地支撑服务湿地的保护和管理。”赵广明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文/图)

网站地图